合肥绿色建筑发展走出节能环保新路-【装配式建筑产业网】
目的地搜索 用户中心

合肥绿色建筑发展走出节能环保新路
2020-09-09  来源:合肥日报  阅读:



承接职能转型 秉持绿色发展 
 
合肥绿色建筑发展走出节能环保新路
 
合肥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前身为“合肥市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办公室”,隶属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2017年11月被列为合肥市行政事业改革试点单位,并更为现名。2018年以来,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目前形成了以新型墙材、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为主体的三大业务板块。
 
2017年3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取消、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取消了新型墙材专项基金的征收,标志着进入了墙改工作的“后基金时代”;随着“禁粘禁实”工作完成了历史使命,基金的杠杆功能越来越弱化,各地墙改机构都进入了“后墙改时代”,均面临着转型升级。2018年以来,合肥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在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发展“三绿”(绿色墙材、绿色建材、绿色建筑)为抓手,以墙材革新为提升点,以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以绿色建筑为着力点,不等不靠,逆势而进,主动而为,破立并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在墙材革新的“后墙改时代”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市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融合、参与,搭船出海实现从墙材革新向装配式建筑转型
 
2018年7月,我市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市房产局调整到市城乡建设局。在市城乡建设局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积极搭乘装配式建筑这条大船,主动融入装配式建筑,从边缘入手,从细节着力,逐步从“敲边鼓”走向“敲重鼓”。
 
2018年11月,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成立了装配式建筑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牵头,与市城乡建设局产业办对接,承接与装配式建筑关联的相关工作。在一年多时间里,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开展了一系列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性工作,既有独立开展的对全市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一对一”帮扶活动、日常监管,又有代表市城乡建设局的“双随机”检查活动,更多的是配合该局有关部门参与做好生产企业的动态考核、施工项目的技术方案和装配率计算评审等相关工作;还有作为参编单位组织并编写《合肥市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系列手册》(总计十本);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组织参与“安建杯”2019年合肥市首届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大赛;参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已颁布了一部省标);同时利用现有的合肥市新型墙材展示厅,打造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展示中心。通过以上工作活动,全方位地塑造了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参与到装配式建筑管理的社会形象。
 
承接、探索,登高望远推动传统建筑向绿色建筑迈进
 
2020年3月,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合建[2020]4号),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原则,实行专项审查、专项查验,明确要求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做好绿色建筑现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据该文件精神,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从今年5月份开始,负责绿色建筑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并将绿色建筑专项检查分监督交底、过程巡查、竣工验收前专项检查监督三阶段进行。
 
今年以来,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专业跨度大等困难,摸石过河,大胆探索,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观摩、建立专业工作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专业交流、培训和学习。年初编制了《绿色建筑资料汇编》;4月制定了绿色建筑专项监督计划书,明确了监督依据、程序、方法和结果应用。截止到7月底,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对25个绿色建筑项目开展了监督检查,总建筑面积238万m2,其中:监督交底13个(一星级8个,二星级5个),总建筑面积超102万m2;专项查验17个(其中:一星级13个,二星级3个,三星级1个),总建筑面积超136万m2。
 
今年以来,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开展了政策宣贯、监督交底和专项查验等工作。监督交底不仅告知了各项目的参建单位,同时,以点带面,效果较为明显。竣工验收前绿色建筑专项检查监督,有力地向合肥市建筑市场传递政府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向合肥市各工程建设项目释放绿色建筑必须按图施工,全部落实绿建技术措施的信号和力度。7月底,市城乡建设局组织全市有关参建单位召开了绿色建筑现场观摩会,通过现场讲解、体验、观摩,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进一步推进了我市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引导、孵化,点绿成金推进“新型墙材”向“绿色建材”跨越
 
发展绿色建材,推进绿色建筑,已列入我市城乡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在市城乡建设局统一领导下,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主动服务,积极推进,通过全面摸底、专题培训、评价辅导、观摩学习、样板引路等方式,引导、孵化,促进绿色建材(墙材)评价标识工作,推动新型墙材向绿色建材跨越。
 
调查摸底,积极宣贯。2019年初,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向81家企业发放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申报企业情况调查表”进行摸底、整理汇总和初选,通过组建的微信群,及时宣贯政策,交流信息;召开标识评价工作座谈会,宣贯绿色建材标识评价相关文件政策,为申报绿色建材标识评价奠定了基础。
 
培训辅导,重点解读。2019年4月,举办了绿色建材评价工作培训班,邀请绿色建材评价机构就《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绿色建材标识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对有意向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
 
现场观摩,样板引领。2019年9月底,市城乡建设局开展“绿色化、规范化、标准化”现场观摩活动,通过观看专题片、观摩现场、听讲解、现场体验等形式,让参会者实地感受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标杆样板,开阔了视野,明白了差距,有效地带动了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注重应用推介。在合肥城乡建设网公开发布的《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名单》中,对获得标识的企业,进行特别标注,引导、推荐使用绿色建材。
 
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将绿色建材产品纳入年度抽检,抽检结果以市城乡建设局文件通报,并同步通报给市场监督局、经信局、有关绿色建材评价机构。
 
广泛宣传。积极在省、市各类媒体和市城乡建设局官网上进行宣传推广绿色建材、报道相关企业,在各类观摩和评价等场合,主动邀请媒体采访报道。截至2020年7月底,合肥市有24家企业获得了25个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证书(其中三星20个、二星4个),涵盖砌体类、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建筑节能玻璃和保温材料等五大类,占全省的38.5%,产品种类、证书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巩固、提升,培强育优实现日常监管向“互联网+信用评价”体系转变
 
逐步建立“互联网+绿色墙材”管理方式,建立全市绿色墙材诚信体系,推进结果共用,实现资源共享。已经建立生产企业信用档案,逐步建立起对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信用体系。
 
进一步完善省新型墙材产品认证体系,严格质量、环保、安全、绿色和动态考核指标,确保申报质量和效果。
 
坚持每年产品抽检制度。每年该中心利用申请的85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市所有的生产企业和装配式企业开展产品质量抽检,2019年共抽检619组产品,2020年上半年抽检317组产品,向社会公开检测结果,实施不合格产品销售召回制度,约谈不合格企业负责人,由质量监督机构督促项目及时整改不合格产品的使用,逐步打通生产和应用两个环节的通道。
 
以墙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点,抓重点,树标杆,做强骨干企业,培育优势产业。鼓励引导、分类培育2~3家绿色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1~2家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打造“合肥市绿色建材展厅”,集中展示适合本市技术体系的绿色墙材以及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合肥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

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热词搜索:合肥 绿色建筑 节能环保

上一篇:保定市建筑设计院倾力打造绿色建筑
下一篇:山东省:三年内全省至少新增3亿平绿色建筑

装配式建筑产业网•建筑工业化智慧之窗
新闻热线:010-63381153
投稿邮箱:cnpbi2020@126.com